同是翻译出身,高志凯的表达高于张维为,但过于绅士辩才略显不足

天顺注册
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天顺注册 > 关于天顺注册 > 同是翻译出身,高志凯的表达高于张维为,但过于绅士辩才略显不足
同是翻译出身,高志凯的表达高于张维为,但过于绅士辩才略显不足
发布日期:2024-09-02 09:38    点击次数:53

最近,在国际论坛上,通过英语口头表达,“讲好中国故事”,且在回答外国主持人与嘉宾们的咄咄逼问时,前外交官、领导人翻译出身的高志凯,既赢得了不少人的赞誉,但也被一些人认为,其表现仍难言完美,甚至,面对对方设置的语言陷阱,有时显得软弱无力,甚至是苍白无力了。

事实上,作为一个中国人,能在国际论坛上,面对直播性质的讲台,还要针对国际人士的当面随时变化的提问、甚至是质问与逼问,则高志凯的表现,可以说已经很不错了。

高志凯用非母语的英语,与擅长英语的外国人侃侃而谈,能做到不疾不徐、不惊不惧;思维清晰、逻辑自洽,几乎没有什么明显的漏洞和错误,应该说,高志凯在这方面的表现既中规中矩,也非常绅士与理性,很好地展示了一位中国学者的形象,并因此成为一位较好的“中国故事”演绎者和代言人。

当然,有人认为高志凯表现并不太出色,还没有达到那种“完美与完胜”的境地,这确实也有一定道理。

从高志凯先生的表现看,本人确实涵养深厚,在所谓 “绅士风度”的发源地——英国人的平台上,他本人反而比“英国绅士”还绅士了。

这虽然从一个角度看,本是一大优点,但面对主持人不断的挖坑,和不停打断其讲话的不礼貌、不绅士的表现面前,高志凯的反应,也显得过于“老派”了些,所以,有时似有被人家挖坑后,掉进坑中被埋的感觉。

当然,并不是高志凯的表现多么不好,而是说,因这位英国主持人不按套路出牌——其不断突然插话介入,如此“乱棍打死老师傅”的不礼貌做法,其实也是西方一些主持人惯有的手法,而我们中国人则似乎对此缺乏训练和应对能力。

因此,从整个辩论过程来看,高先生有点被这个“二逼”主持人所压制的感觉——当然,这并不代表着这位主持人真的是有理有据,而是因其不断插话,且话题跳跃、转换迅速,这就让过于追求绅士风度的高志凯,显得有些疲于应付了。

如果高先生不仅有着顺畅的演讲性表达,还能在如何应对突然加入的提问、反问、质问,以及话题不断切换时的反应能力,就会效果更好。

比如,可以随时对于主持人的提问与插话,进行有理有据、逻辑清晰的反问与批驳,就能更好地将话语主动权握于己手!

其次,不得不说,作为一位中国学者——包括所有中国人,在言论的发表上,还是多多少少有些顾忌,不像西方国家的人,似乎更加无所忌惮,因此更能敢说敢言,这也是为何高志凯先生在这场辩论中,显得“政治正确”的冠冕堂皇之语多些,而灵活多变和精彩表达却略显少些的原因。

同时,在辩论的术数方面,高志凯先生对于这些“末技”的掌握与应用,还是有所欠缺。

比如,面对英国主持人的反问、质问,高先生显得有些被动,说服力不是那么有力与深厚的原因,其实跟他被带入到对手的套路与节奏,不断陷入“自证清白”的窠臼之中大有关系。

比如,在谈到统一台湾的问题时,高先生不必被对手的所谓“道德、人权”带歪了节奏,而应强调此中的最大道理和理由,那就是此为我们国家的核心利益——一如任何国家对领土完整的理念与决心一样就行了。

如果看过新加坡外交官、学者马凯硕的辩论,就不难发现,高志凯与其还是有一定差距——或许是因为,这是二人在专业知识;国际交流积累等方面,有着难以同日而语的距离,但也说明,我们国内的学者在与国际对话时,确实还有着一些实力、能力与条件上的欠缺。

这二“凯”先生的差距中,其实,还有一种如何自圆其说各自价值观的能力——这恰恰也是高志凯们如何“讲好中国故事”时,最应思考的一个方面。

比如,我们的学者如何讲好我们的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”,这其实与西方的价值观有着重叠与契合之处,这样也就不会将“制高点”,就此拱手让于西方学者了。

比如,我们来看一下高志凯在参加“中美研究中心”研讨会时的发言吧:

高志凯称:“……说中国和美国之间必有一战!……我现在意识到,并且确信这是一个谬论”。

“……这位教授分析了所有的战争案例,然后,得出了这个结论,但他忘记了,他分析的所有战争案例,都是常规的战争,而中国和美国不仅是两个常规大国,更是两个重要的核大国”。

“所以,他的理论中缺了些东西,你不能把你分析常规战争的结论,应用于核大国之间——如果能够称之为理论的话,那就是中美之间不可避免的和平!”

“……不可避免的和平,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彼此‘相爱’,但它需要我们互相尊重;自己活,也让别人活,这意味着‘我想活下去,我也要让你活下去;你要想活下去,你也要让我活下去’”。

“和平,不可能必然性实现,如果双边没有积蓄足够的力量,否则,双方都会出现误判,在错误的方向上出现决策失误”。

“因此,我相信中美关系的未来,是建立在和平的必然基础上的……那么,基于这种不可避免的和平,因为中美关系有这么多问题,我们该怎么办?……”

“我们双方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,中国和美国是两个如此不同的国家,你永远不要指望中国和美国完全一样,或者美国和中国完全一样,华盛顿的任何人都不应该真的认为中国想把我们的制度,意识形态或生活方式强加给美国”。

“这意味着,最终中国和美国之间唯一正常的事情是:“你信你的上帝,我拜我的佛”,如果中国想把它的‘上帝’强加给美国,无论你如何定义这个‘上帝’”,这肯定会导致中国和美国之间的战争;因为,美国没人愿意生活在中国的‘上帝’之下”。

“同样的道理,如果美国想把你们的‘上帝’,强加给中国,不管你怎么定义这个‘上帝’”,中国人会强烈反对,所以,我想活,你也想活;我让你活,你也让我活,这是唯一正确的事情;这会带来什么呢?会带来中美之间唯一正确的道路——这就是和平的必然性!……”

从高志凯这段话中,也不难发现,他说了这么多貌似正确无误的话,其实不过就是两条:一是中美都是核大国,互相威慑与制约之下,不可能“必有一战”;二是中美两国不同,所以只能各过各的,互不影响,互不强加于对方——也就是强调“国家的特殊性”,而完全忘记了国家之间的共同性或类似性。

这样的论述,表面上看好像逻辑自洽,但要想以此令对方心服口服,这样的表达,仍缺乏有力的事实、数据及逻辑无误的支撑。

但如果再看新加坡学者马凯硕在这方面的辩论,则明显更为有理有据,其例证与理念、逻辑的结合,更为融洽和有力,且语言的表现力、张力性上,也要更比高志凯精彩了很多。

估计,这二人之所以有此区别的因素中,也有高志凯强调的“国情不同的特殊性”之原因。

我们的学者或公众,如果能有着像西方国家那样的公开言说、辩论等表现舞台与空间,得到如此锻炼与展示的机会更多,则就能培养出更多类似于马凯硕这样的“言说者、表达者”,这样才会更利于我们真正“讲好中国故事”。

但不管怎么说,相比较而言,高志凯在西方论坛上的表现,已比另一位也是领导人翻译出身的张维为,要表现得更加出色了。

张维为虽然也是英语表达流畅出众,但在表达内容的充分详实、有理有据、充满说服力上,以及表达的“辩术”运用上,依然是有所欠缺。

特别是张维为有一些过于夸张到夸大的说法,更容易被别人抓住漏洞,所以,张维为教授的演讲、论说,其实基本上是面向国内的受众,也就不难理解和不足为奇了。

当然,如果能多一些高志凯这样的“言说者、辩士”,并不断地登上国际论坛、国际舞台,而不是像国内的一些所谓“流量表演爱国艺术家”,不过是将受众死死地锁定在国内的粉丝群体上,就能让世界听到更多的“中国好声音”,才能将“中国故事”讲得更精彩,更能令世人信服与赞许!



Powered by 天顺注册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