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陈洪绶《饮酒读书图》
图片
▲明 陈洪绶《饮酒读书图》纵100.8厘米 横49.4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
《饮酒读书图》是画家陈洪绶在明王朝风雨飘摇之际,一吐心中块垒的作品。
图绘一位高士据案跪坐、面露悲愤、把盏读书。画中另有著名戏剧家孔尚任题跋四则,以及金石学家翁方纲“痛饮读骚”之题。
全图虽仅绘一人、一案、一书与三两古器,但其背后蕴含着的是深挚热烈的家国情怀和高洁磊落的修身自持。
尽管时移势易,这一心曲穿越历史时空,始终有着牵动人心的强烈感染力。
2.崔子忠《藏云图》
图片
▲明 崔子忠《藏云图》纵189厘米 横50.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
《藏云图》描绘的是李白携童子入地肺山“捉云”的奇幻故事。
图中李白乘坐四轮车行于云下,凭几观云。
其下方峭壁巉岩、古木如虬,上方云霭弥漫、群峰参天。
除了画中故事富有奇幻色彩之外,此图的笔墨也是一“奇”。
密皴繁点积聚而出的山石,厚重坚实却又如卷云般富有动势,山林似是可望、可居的真山真水,又像只能神游的虚幻之境。
全图反映了画家在晚明画坛尚古、好“奇”的思潮下,以笔墨开拓创新的成功探索。
3.蒋嵩《松下适履图》
图片
▲明 蒋嵩《松下适履图》纵148.2厘米 横98.7厘米 南京市博物馆藏
《松下适履图》绘“张良取履”的典故,即西汉初大臣张良为当时的隐士黄石公着履之事。
图中张良头颅微低,视线低垂,双膝跪地,双手奉履,毕恭毕敬。黄石公广额高冠,手持曲杖,背靠树干,下伸左足,面露首肯之态。
此作构图简约,尽管只截取了故事的一帧片段,却将主人公偶得妙遇、因德获报的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,可谓以静化动的典范之作。
4.张路《负薪读书图》
图片
▲明 张路《负薪读书图》纵140厘米 横71厘米 荣宝斋藏
《负薪读书图》描绘的是西汉名士朱买臣早年肩荷薪柴、捧卷而读的场景。
图中朱买臣完全沉浸于书本之中,不惧天寒地冻、积雪路滑。
此图虽未题写跋文,但画中所展现的“负薪读书”的典故一目了然。
全图朱买臣形象生动,山石笔墨恣肆,整体构图险绝,是“浙派”画家张路以其典型画风表现“典型形象”的绝佳之作。
5.崔子忠《三酸图》
图片
▲明 崔子忠《三酸图》纵26.3厘米 横27厘米 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文物博物馆藏
《三酸图》描绘了三位文士品尝青桃的场景。
居中一人手持青桃递至唇边,似正要细细品味;侧旁一人拈桃侧首,偷眼望向身旁的朋友;另有一士,眉开眼笑,大张其口,正欲吃桃。三人的青桃虽尚未入口,但酸涩之味已然烘托而出。
“三酸图”是风俗画中常见的题材,大多以儒释道三教人物“尝醋”为表现内容,表达对待人生酸楚的不同态度。
此图写三士尝酸桃,表情或从容,或狡黠,或豪放,无不生动至极,也是同类绘画中的出色之作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